我院学子实习教育感悟(一)
为逐步提升教学能力,锤炼学生教学本领,我院2022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奔赴山东省各地市,踏上实习征程。他们深入课堂,切实参与教学生活,在实习过程中将专业智慧化作生动课堂,在传道授业中沉淀教育智慧,并在对教学实践的思考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形成综合教育素养。对此,我院特推出“实习教育感悟”专栏,呈现我院学子在支教过程中的教学故事、实践收获。 刘力畅 我是2022级历史学专业实习生刘力畅,刚来到实习岗位时,我的心情非常忐忑。虽然在大学课堂里已经学习过技能训练知识,也进行过试讲,但是真正站在讲堂上,面对一群真正渴望知识的同学们,感受是很不一样的,责任也变得更重。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是进行系统历史学习的时期,我想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初到学校,作为新的实习老师,需要做的是熟悉校园、了解学生、听课、参与备课。后来进行第一次备课和试讲,也不断询问其他的历史老师们,不断地积累经验,我变得不再紧张,甚至给同学们上课变成了一种享受。 有了这些经历,我体会到在实践教学中应融合学科理论与教育技能,通过课堂打磨进一步深化历史素养与责任担当。在史料研读、课程设计中践行立德树人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厚植教育情怀,实现从知识传承者到文明启迪者的升华。 安泽慧 我是来自2022级5班的安泽慧。课堂上,学生对历史的好奇与热情,让我深刻认识到支教的意义。 课堂上,我借助大运河的示意图,引导他们走入历史课堂当中,由此也引出第一课的学习主题:隋朝统一与灭亡。学生积极互动,课堂氛围热烈,学生们认真的目光让我不禁投入更多,讲得更加细致、更加有热情。 课后,我认真撰写教学日志,反思自己的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讲授的内容。通过这些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历史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思维的启迪。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学习与改进。 实习生活虽有挑战,但看到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我不禁充满动力。我相信,每一次努力都能让课堂更加精彩,让学生们更爱历史。 李慧轩 我是李慧轩,站在实习讲台的第一天,看着台下的学生,我内心翻涌着期待与忐忑,这是我从一名“学生”到“老师”转变的开始。实习两周多,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之下,我也的确感受到了自己在实践方面的不足,也学到了不少课堂以外的经验。 第一,要提前熟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在班级上课时,我预留过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和整理,从而导致新课未完成讲授。这让我认识到,要合理配置上课时间,合理分配学生活动任务,利用好学生预习成果. 第二,学生习题训练需要加强规范性的培养。授课中,我接触到一个文科实验班,学生成绩较为良好,有较好的历史基础。部分学生存在不注意格式、思路等问题。通过反思,我认识到要注意学生作答规范性的培养。 第三,要关注学生现阶段的想法。学生现阶段自尊心过强,而我没有加以鼓励和引导,导致很多学生对我的讲课方式不感兴趣。这让我知道了在真正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的想法。 通过两周的实习,让我收获到来源于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也让我真正了解何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些经历和经验是我在学做一名好老师路上的灯塔,是我学做一名好老师的丰富精神财富。 (供稿: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初审:刘舒雅 孙蕾 复审:李月 终审: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