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非遗之光”志愿服务队赴杭州开展暑期专项实践活动

时间:2024-08-27 10:53 点击: 【字体: 收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打破传承困境,助力文化繁荣,8月9日,聊城大学“非遗之光”志愿服务队7名成员在辅导员尤姗姗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开展暑期“千万工程”系列专项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传承非遗文化,用实际行动为非遗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一、逐梦而往,共启乡村振兴之序

8月9日下午,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万工程”专项活动百名师生入村仪式于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新港村成功举行。余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幼群、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程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蒋涛等出席。仪式上,朱幼群介绍了余杭区丰富的经济、文化和历史资源以及通过体育产业、研学民宿等业态融合发展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她表示,希望同学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来自浙江财经大学的张靖轩和中国美术学院的何纤逸作为优秀团队代表,展示了他们的项目计划。他们充满创意的构想以及对乡村未来的美好规划,获得同学们的一致称赞,彰显了当代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据悉,在本次“千万工程”专项活动中,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73支队伍将陆续在余杭多个乡村“驻点”,学习“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围绕基层实践课题,开展乡村产业创新创业、乡村创意规划设计等系列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二、倾心古韵,共赏非遗风华之市

8月9日下午,大赛同期活动——“ZAO”风华市集于新港村文体活动中心顺利举办。ZAO风华市集是一档以青年乡创为主题的全年度文化活动,它以乡村为广阔舞台,以创意为灵动画笔,绘就出一幅幅古老技艺与现代审美交织碰撞的绚丽画卷。本次ZAO风华市集涵盖有非遗项目展示、学生乡创作品以及当地优质农特产品等多个精彩板块。在市集上,服务队队员们与各摊位摊主深入交流,彼此分享创意、互换灵感。现场各式各样的摊位前人潮涌动,热闹非常。这不仅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青年与乡村深度交融的桥梁。在这里,人们能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品味非遗的淳厚韵味,更能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与希望。

   

三、怀敬而访,共探体育文明之村

8月10日上午,服务队队员们继续在新港村的学习之旅。在乡建滋农乡村运营团队负责人及杭州心港旅游服务公司总经理章雷的引领下,服务队队员先后参观了溪畔营地、新港足球场、HIBP波浪道、良渚元宇宙运动馆、夏家桥民宿区等。通过实地参观与深入交流,队员们对新港村的特殊区位及其独具特色的治理模式有了清晰认知。新港村坐落于良渚街道北片,处于良渚遗址保护、农田保护、生态保护“三保”区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村子的发展曾一度遭遇瓶颈。近年来,新港村围绕“大美良渚、活力新港”的理念,以体育文化产业为支点,紧抓“后申遗时代”的宝贵契机,通过党建引领,共同谋划发展,新港村逐步明确了以良渚文化为深厚底蕴,以体育运动产业为突出特色,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振兴路径。在问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时,章雷指出,在未来,新港村将以高质高效农业为根本、以体育产业为突破、以城乡融合共富为核心,在“立足”与“保护”中写好“人与青山两不负”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竹笛悠扬传古韵,非遗璀璨焕新光。服务队在新港村的学习探索活动的顺利开展,揭开了聊城大学“非遗之光”志愿服务队的新篇章,标志着聊城大学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助力乡村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笃定的步伐。未来,聊城大学“非遗之光”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秉承初心,砥砺奋进,持续创新活动的模式与载体,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为中泰竹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乡村发展绘就更为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


comment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