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云副教授

时间:2025-05-09 08:15 点击: 【字体: 收藏

高海云,江苏苏州人,字堂盛,中国史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史、古典学、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毕业于苏州大学,师从秦汉史研究专家臧知非先生。入选“光岳英才”人才工程、“羡林学者”人才培育工程,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获“羡林学者”称号、“聊城市青年学术带头人”称号,受聘为东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河学研究院研究员,季羡林学院荣誉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主持山东省社科项目1项,主持江苏省科研与实践计划项目1项,主持厅局级重大项目1项,主持厅局级平台专项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专著《秦汉政权合法性理论的建构与演变》《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等多部,参编《秦思想与政治研究》《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论语〉学术史》等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近五年指导省级与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季羡林荣誉学位项目、全国历史学研究生论文竞赛等计17项。

E-mail:shuboan@163.com

*近五年成果简介

一、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秦汉博士制度研究”,国家级项目。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秦汉政权合法性理论的建构与演变”,国家级项目。

3.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东汉儒生与文吏互动关系研究”,省部级项目。

4.主持江苏省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光武‘重儒’及东汉士风衍变”,省级。

5.主持聊城大学校级科研平台项目“东夷文化与齐、鲁学之分”,厅局级项目。

6.主持聊城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东汉士人学风研究”,厅局级项目。

7.主持聊城大学“重大项目(成果)培育工程”B类“秦汉博士制度研究”,厅局级重大项目。

8.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秦汉农民身份演变的历史考察”,国家级重点项目。

9.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牍与秦汉赋役研究”,国家级。

10.参与聊城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东夷文化与聊城”,市局级重点项目

11.参与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课程“中国古代史”团队,省级团队

12.参与聊城大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古代史(上下)”团队,厅局级团队

二、人才称号与荣誉

1.获得“羡林学者”称号,2024年。

2.获得“聊城市青年学术带头人”称号,2024年。

3.入选“羡林学者”人才培育工程,2022年。

4.入选“光岳英才”人才工程,2022年。

5.聊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

6.聊城大学2021年度考核“优秀”奖。

7.聊城大学2023年度考核“优秀”奖。

8.聊城大学2024年度考核“优秀”奖。

9.聊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4年。

10.山东省“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24.12.

三、专著

1.秦汉政权合法性理论的建构与演变》,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版,独著。

2.《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独著。

3.《〈论语〉学术史》,济南:济南出版社,2025.01年版,主要合作者。

4.《秦思想与政治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参编。

5.《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参编。

四、发表论文2018-)

1.经典文本的阐释传统与学术史重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5.04.21.

2.“宣汉”:东汉“刘氏复兴”合法性的理论建构》《南都学坛》2025年。

3.批判与反思:汉末社会批判的理论意义》《秦汉研究19辑,2023年版,第一作者

4.汉代章句兴衰反映今古学地位之变》《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817日,重点报纸,独作。

5.《经学发展二途与东汉“时贱经学”》《秦汉研究》第15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独作。

6.2020年秦汉史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21年第6期,CSSCI,独作。

7.《汉代章句之学研究述评》《社会科学动态》2020年第11期,独作。

8.试析东汉“博士倚席不讲”》《史学月刊2019年第2期,CSSCI,独作。

9.试析光武“笃信”图谶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9年第3期,CSSCI,第一作者。

10.汉代经学师法家法研究述论》《社会科学动态2019年第11期,独作。

11.《光武“重儒”与东汉学术演变》,苏州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9年,独作。

12.《汉代“古学”考辨》《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9期,独作。

13.《秦汉思想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年第6期,CSSCI,独作。

14.《臧知非〈秦汉赋役制度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年第5期,CSSCI,独作。

15.《统一郡县制与社会矛盾的几种——秦朝速亡的制度史分析》《秦汉研究》第4辑。

五、近五年主讲课程

(一)本科生课程

1.《中国古代史》(上、下)

2.《中国历史文选》

3.《中国思想史》

4.《史学论文写作》

5.《校外文物考察》

(二)研究生课程

1.《秦汉魏晋史专题研究》

2.《中国古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3.《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

4.《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研究》

5.《中国古代学术史专题研究》

6.《中国历史通论》

上一篇:胡梦飞副教授


comment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