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榜样丨聊城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
以信念为锚,稳立潮头 以行动为舵,勇破风浪 他们铭记时代对青年的期许 思如竹挺、行若风劲 同心同向、砥砺深耕 彰显新时代青年 敢闯、敢拼、敢创的无畏锋芒 深耕组织建设,构筑活力堡垒 携手实践征程,镌刻青春印记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023级3班团支部 去探寻他们的青春答卷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23级3班团支部成立于2023年9月,团支部共40人,现有团员31人,其中19人经培养考察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团支部以“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为指引,秉持“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宗旨,聚焦思想引领、专业成长与集体建设多方面,用青春汗水浇筑成长之路。 支部建立以来,坚持班团一体化,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以遵守团章为准则,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不断加强团支部的自身建设,加强团员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开展各项团日活动。团支部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安全,青春挺膺”等红色主题开展常态化专题学习活动,还根据时政发展、社会民情等,开展预防传染病、防诈骗、心理疏导等活动,从身边切实的事情上了解支部成员的需求。此外,团支部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与团员教育评议,通过自评、互评与小组交流汇报的方式,增强团支部活力和凝聚力,推动支部成员的自身发展。 在主题团日建设方面,我们注重将历史场域转化为育人载体。以运河博物馆主题团日活动为例,通过观摩历史文物、研读治河文献,引导团员青年系统梳理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古今运河对话”专题研讨会,以文化廊道建设等鲜活案例为切入点,深入解读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将文化的活化利用与青年使命教育有机融合,增强团员在新时代赓续历史文脉的责任担当。 为提升支部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团支部积极组织大学生入社区社会实践活动7次,且因为表现优异被和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评为“2023年度和平社区优秀志愿团队”,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自2023年9月以来,团支部寒暑假社会实践参与率达100%,支部成员积极进行实地调研,增长实践本领,形成调研报告3篇,真正实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同时在社会实践答辩中取得优异成绩,多人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 除了积极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赵欣雨、卢静雯等多名支部成员还积极参加山东省青鸟计划返家乡社会实践,以青春之力,报桑梓之情,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团支部成员积极推动知识向能力转化,支部成员积极投身“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科创大赛,截至目前支部成员参与的项目中有1项省级立项,多项校级立项。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多名支部成员还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作文新奥赛”等学科类赛事获得奖项。其中,李想同学获得外研社"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大赛省赛优胜奖。 才艺是青春的注脚,思辨是成长的阶梯。支部成员用热爱点燃舞台,用智慧照亮赛场,在文艺与思辨的双轨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多元成长故事。支部成员积极参与文艺活动,张璇、孔欣欣等多名支部成员参与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苏鑫超宿舍在学院宿舍才艺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王璎珞荣获第十四届思辩杯新生辩论赛二等奖、聊大杯第三等奖、第十五届思辩杯新生辩论赛二等奖、梁忠月同学荣获新生辩论赛决赛团体三等奖。他们将继续“胸有丘壑、眼有星光”的姿态,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绽放青春光彩! 时代风帆正扬起 青春号角正催征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023级3班团支部 将始终紧扣新时代的脉搏 以笃行之我、创新之我 为文明传承深耕厚土 为祖国发展赋能新篇 (供稿: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初审:裴一玮 复审:张程程 终审: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