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史学专著新书发布会暨“文化的生成与传播”学术研讨会
5月21日,《媒介的力量:近代出版机构与西方史学传播》(赵少峰著)、《鲁西运河流域乡民艺术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刘建峰著)、《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高海云著)新书发布会暨“文化的生成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山东省文科实验室举行。来自山东社会科学院、商务印书馆、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受邀出席。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成林教授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高峰教授主持。 在致辞中,白成林对三部著作的出版表达了衷心的祝贺,对图书作者尽心科研的精神表示敬佩。他指出,在全党开展新一轮主题教育的形势下,加强历史学习和研究尤显重要。通过学术研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他认为,这次学术研讨体现了关注中华文化生成与传播的人文情怀,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主题。他希望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师生能够深化历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耿晓明同志介绍了图书的出版过程,并对图书出版表示祝贺。图书著作赵少峰教授、刘建峰教授、高海云博士分别从选题缘起、成书过程、研究体会等方面对各自著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对三部专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三书的出版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并就中国近代媒介力量、鲁西运河乡民艺术以及中国早期士大夫政治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探讨了西方史学传播及其影响因素、鲁西艺术旅游开发模式、东汉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特点等问题。与会学者对文化形态的生成、演变与传播问题展开重点分析讨论,同与会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互动。 三部专著均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媒介的力量:近代出版机构与西方史学传播》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也是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立项建设阶段性成果。全书35万字,从媒介视角全面探讨了近代出版机构与西方史学传播的互动关系;《鲁西运河流域乡民艺术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以运河为轴心建立乡民艺术田野研究的关联性动态视野,通过对乡民艺术鉴赏和再生产维度的多向度解构,探索乡民艺术在旅游产业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有效模式,揭示能够有效解决运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改革创新问题,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建议;《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以东汉政治文化与学术演变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光武帝“重儒”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实践,追索“吏化”对于儒生价值取向演变和东汉学术转型的影响。作者既关注思想与社会的关系,将思想者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对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基础作全面且系统的考察,又将思想家的思想体系置于历史长河中考察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运河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及师生参加此次学术研讨活动。